《穆斯林的葬礼》最现实的8句话:直击人性,看透人心!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1 10:33:12

这部小说通过韩新月、韩子奇、梁亦清这一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展现了生活的荒诞、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常。
小说中那些质朴而又饱含哲理的话语,似乎就是在向我们诉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事无常,意外才是常态,直击人性,看透人心!
这部小说之所以令人心灵震撼,我想是因为,我们在书中人物的遭遇里,都多少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影子吧!
摘录书中的8句话,与你共勉。
01、
幸福的家庭都大同小异,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
每个家庭,表面看起来都有一个幸福的面具,但实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幸福的家庭,不外乎日子过得去,琐事不断但有爱作底色。
而不幸的家庭,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隐情和无奈——子女叛逆、父母离异、感情不和、经济窘迫、疾病缠身……每个不幸,都有其独特的成因。
韩子奇一家,从韩新月被逼走后就已是四分五裂。
子奇渴望被爱,却无人回应;少安因恨而偏执,用极端方式报复;亦清被生活遗弃,堕落而又绝望。
所有人都是这个不幸家庭的受害者,又何尝不在制造着更多不幸。
《百年孤独》中也写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
家家都不容易,但又各有各的难处。
幸与不幸,常常只在一念之间。
知道别家的不幸,你就会珍惜自己的幸福;接纳自己的不幸,你才能向幸福出发。
02、
凡是命中所有的,不求自来;凡是命中所无的,强求必失
韩新月,一个从小被宠爱的女孩,长大后却步入一段不幸的婚姻。
婚后,相夫教子是她唯一知道的事。
可丈夫韩子奇却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他将所有家务重担都压在韩新月身上,自己却在外拈花惹草。
无论韩新月如何努力,这段婚姻终究还是离散了。
真正属于自己的,不需要刻意追求,该来的终究会来;而不属于自己的,即使强求,最后也只能黯然离场。
就像很多人为了挽回一段注定要失去的感情,不惜付出所有,到头来却只落得遍体鳞伤。
不如学会接受:接受生命中注定属于自己的,释怀生命中注定要失去的。
一切顺其自然,才能活得通透自在。
03、
人,最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丧失了意志和信念,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消极等待
韩新月坚强而乐观,即使命运拿走了她很多东西,她也没有自暴自弃。
她丈夫抛下了她,她便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孩子给她添了很多麻烦,她依然尽心尽力。
即便后来身染重病,她仍积极治疗,努力活下去。
人生的路途中,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遇到挫折,重要的不是你跌倒了,而是你有没有再爬起来。
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无能为力,只是我们轻易地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
只要意志还在,人生就有无限可能。不要等待命运的施舍,要学会自己创造机会。
04、
互相发泄是弱者对付不幸的唯一手段
韩家人各有各的不幸,无法排遣,就只能用语言和行为去伤害别人。
韩子奇渣男行径迁怒妻子,少安因恨母亲走而伤害亦清,亦清被生活打垮而自暴自弃。
他们互相憎恨,互相伤害,恶性循环。
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不幸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人把情绪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
上司不高兴就训斥下属,丈夫工作不顺就怪罪妻子,妻子受委屈就打骂孩子。
可是,当你把怒火倾泻在别人身上,不仅问题没解决,还伤害了无辜者。
学会自我疗愈,才是应对不幸的良方。
05、
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无缺的人
韩子奇在外人眼里,是受人尊敬的教师,但是作为丈夫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
少安看起来强悍,内心却敏感脆弱;亦清外表圣洁,内心却充满污秽。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点,即便看起来再完美,也不过是戴着面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要对别人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要太苛求自己。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能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用爱去包容、修补那些缺憾。
06、
爱,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韩子奇爱韩新月,但那不是真正的爱,只是一种占有欲。
他强占了韩新月的人,却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
相比之下,陈清泉对亦清和孩子们的爱,才称得上是真爱。
他没有血缘关系,却把他们当亲人般疼爱。
爱,不是靠甜言蜜语就能维系,而要用责任和担当去浇灌。
真正的爱,无关占有,而在于给对方遮风挡雨,在于不离不弃。
07、
自个儿的路自个儿走,别把命交到别人手里,靠不住的人,别指望
韩新月不愿意把命运交给别人,宁愿自己吃苦也要靠双手养活一家老小。
而韩子奇这样靠不住的男人,她选择离开,自己撑起一片天。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了依赖别人,最后只能被动地承受人生。
其实,人生路是自己的,总要学会独立前行。
路要自己走,泪要自己擦,梦要自己圆。
依赖别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别人离开你就无法活下去。
08、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韩新月不问前程,但行善事,做了很多慈善。而韩子奇一生错失良机,最终却一无所获。
人生最终要走向何方,谁又能说得准呢?
与其空想未来,不如脚踏实地地走好眼前的路,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你在意的越少,生活就越简单;你付出的越多,收获就越多。
莫问前程,只问当下。
虽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决定生命的深度。
当下若能全力以赴,至少回首时,不必因虚度光阴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