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章网 手机版

金羊网评:科技赋能,“慧”出岭南好“丰”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20:00    

“慧”出好“丰”景,岭南大地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金羊网资料图)

春和景明之际,广袤大地迎来春耕忙。在广东,一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正在上演——“种子天上飞,插秧机自己跑”,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而是真切地发生在广东的田间地头的景象。

春和景明,大地回暖,又到了春耕大忙时节。在岭南大地,一幅别样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无人机在空中精准播撒种子,插秧机在田间自动穿梭作业,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作物生长态势…… 这些看似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广东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将现代科技深度融入传统农业,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绘就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岭南新风景。

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高效。在过去,春耕往往意味着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如今,科技的力量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以无人机为例,广东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发展迅猛,大疆、极飞等企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植保、监测、播种、施肥等多个环节。一架农业无人机能在短短6秒内完成一亩地的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江门台山的“广东第一田”核心区,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全程室内自动化、智能化育秧,从播种、催芽到炼苗,一系列流程由高科技设备精准完成,不仅育秧不受天气、土地限制,成活率更是高达98%以上 ,还节省了大量土地、水资源和用药量。

种业创新,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广东深入实施“粤强种芯”工程,育种成果不断涌现。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选育肉种鸡新品种,通过提升育种技术,建成分子检测平台、研发智能化表型测定新方法,保障肉类供应安全。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累积育成或参与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累积育成畜禽新品种(配套系)40个。这些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成为广东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撑。

智能农机,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前不久落幕的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广东省展示的纯电动新能源农机等新型农机装备,吸引了众多目光。广东省实施“粤强农装”工程,构建智能农机产业链创新体系。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研发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填补省内空白;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全自动蔬菜移栽机,技术与国外相当,价格却只有进口产品的60%左右。此外,荔枝采摘机器人、菠萝催花智能机器人等特色农机装备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广东特色农机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找弱项、补短板,让智慧农业更完善。在广东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智慧农业设备价格高昂,对于中小微农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小农户来说,投入成本过高,投入产出比堪忧,限制了智能设备的普及。另一方面,农民数字素养参差不齐,乡村人才短缺,使得一些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难以有效落地应用。下一步广东应该针对这些弱项和短板,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显现出智慧农业的巨大优越性。

为了让科技更好地赋能农业,破解这些难题迫在眉睫。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力度,将更多中高端智能创新农机产品纳入补贴目录,降低农民使用智能设备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数字素养培训,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科技赋能,“慧”出岭南好“丰”景。科技赋能农业是大势所趋,广东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相信在科技的持续助力下,岭南大地将继续“慧”出好“丰”景,农业强省的目标也将稳步实现,让丰收的喜悦在南粤大地久久回荡。

编辑:杨浩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