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解放日”宣布最昏头经济政策丨直说快评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03:00

直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美方最新关税举措,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管先生,你对此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这是在评估国际经济走向与前瞻国际市场时,媒体提及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也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关切,毕竟我们都置身全球经济体系。现在可以断言,世界经济面对的最大风险与不确定性,就来自特朗普一直抓在手中的“关税大棒”。就他周三下午在白宫玫瑰园宣示美国最新关税政策,CNBC财经电视台曾预告,这是特朗普一路颠簸的第二任期,迄今进行的最大政策赌博,所谓the biggest gamble。特朗普一直在吹嘘造势,2日是所谓美国解放日,特朗普要“解放”什么呢,是吹嘘把美国从对海外进口的所谓“过度依赖”中解放出来,以对等贸易与关税,平衡美国巨额贸易赤字,提振美国本土制造业。甚至,还要以“关税棒”试图压服相关国家,完成其内政目标,比如芬太尼管控之类。
但CNBC分析,现在特朗普政府外,没一个人能判定,这些目标到底如何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美方又将付出并承受哪些代价。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编写的经济学教材被全球很多大学采用。曼昆教授2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质疑,特朗普根本不理解国际经济学基本逻辑,他抛出的很多加关税理据,早在两个半世纪前,就已被西方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经典著作《国富论》中给驳斥完了。曼昆教授炮轰,特朗普最新挥出的“关税大棒”,是他几十年来所见证的白宫最昏头经济政策。
更讽刺的是,今天美国“政客”网引述白宫内部人士报料,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现在是跟风鼓吹“解放日”最起劲、贴特朗普最紧的阁员,但他恰恰也是华府最拉仇恨的一位,匿名信源称,“我就不知道白宫现在还有谁对他不生气”。这家网媒强烈暗示,一旦特朗普激烈推进的所谓关税新政效果不如预期,或者面对严重后果,卢特尼克可能沦为第一个替罪羊,成为“被解放对象”,甚至可能快过早已被架在火上烤的“群聊门”情报丑闻头号责任人、总统国安事务助理华尔兹。所以就此来看,在美国,“关税解放日”根本解放不了谁,只不过是特朗普刻意营造的又一个话语泡沫。既是泡泡,破灭,就是注定结局。

直新闻:既然内外反弹强烈,为何特朗普还是要一意孤行滥挥“关税棒”,外部世界又将如何应对?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之前在评论中曾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世界动荡变革加速演进中,中美始终存在着两大经济叙事之争之辩:中方坚决主张,打贸易战没有赢家,没有一个国家能靠关税战获得发展与繁荣。而美方,尤其是“特朗普2.0”,则一直鼓吹,关税是所谓“最美词汇”,会让美国再次伟大,令美国人再次富裕云云。我认为,这场大争辩的演进与继续,不仅关乎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的未来,也将深刻影响并塑造世界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上月在国会首场政策演说中,特朗普已承认,关税政策造成了一些扰动,而此前在接受美媒采访时,他毫不讳言,加码关税战,可能会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这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对经济衰退这类话题,历任美国总统都避之惟恐不及,但特朗普就敢把它摊到桌面上,就敢挑战经济学经典论述与常识。强推关税武器化,将其作为对外霸凌工具,这已成为特朗普的政策执念。
相关机构已给出了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指数,高盛公司评估,一旦全面加关税政策强启,近来急剧下降的美国家庭及企业信心,将再受打击,美国今年陷于经济衰退的风险,调高至35%,而威明顿信托首席经济学家卢克· 蒂莱(Luke Tilley),更将风险系数评估值,调高至40%。
我个人认为,中方叙事现在正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与支持,面对特朗普一轮又一轮关税强冲击,外部世界也在挺身应对,捍卫自身权益。就此而言,特朗普所谓“解放日”,一定会给外部世界带来另一种解放。

直新闻:管先生,您认为,特朗普再挥关税棒,会给外部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解放”?有美报甚至认为,特朗普关税战是对中国的所谓“礼物”,这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撰文指出,特朗普对外无差别砸下“关税大棒”,相当于对美国一众盟友伙伴国发动一场政治经济复合战,这些盟伴过去与美国有强烈的共同价值观联接,现在直接面对信任崩塌的恶果,这对美国,其实代价高昂。我印象深刻的是,2月在慕安会上,出现60年罕见一幕: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在闭幕告别总结发言中动容落泪,因为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火力全开的主旨发言,直接撼动美欧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根基。相信这位卸任主席如留意到美国国安高层爆出的最新“群聊门”丑闻,读到副总统万斯讨厌美国再次开打胡塞武装会让欧洲“搭便车”的聊天发言,以及防长赫格塞思附和“欧洲就是这么讨厌且变态”的跟风群聊,霍伊斯根老爷子会不会再度哭晕在厕所呢?上周,加拿大总理卡尼明确宣布,作为军事经济铁杆盟伴的美加“旧关系”,已经彻底结束了,这是他在就任总理后,首访选择欧洲大陆,选择法英两国而不是美国的首要动因。
作者丨管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