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章网 手机版

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将更加高效规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6:39:00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旨在促进中外资金融机构数据跨境流动更加高效、规范,进一步明确数据出境的具体情形以及可跨境流动的数据项清单,便利数据跨境流动。

2024年国家网信办出台的《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管理要求打开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深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外资金融从业机构不断在华展业兴业,中资金融从业机构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数据跨境需求日益迫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给予金融从业机构明晰的跨境流动规则,以此促进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更加安全、有序、高效,对于提升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均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到,此次《指南》的制定已酝酿多时。2024年3月,人民银行牵头成立金融数据跨境专项工作组,组织各类型中外资金融从业机构深入调研跨境金融业务需求,梳理业务场景和出境数据项清单,经过充分研究论证,最终形成《指南》。近日,人民银行已组织专题解读会,面向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各类型中外资金融从业机构,深入阐释政策要点,帮助机构更好理解《指南》内容。

具体来看,此次《指南》重点围绕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明晰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指引。一是针对跨境支付、跨境汇款、跨境开户、跨境购物等活动情形,结合金融业务实际,扩展形成47项具体的可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金融业务场景,全面衔接《规定》第五条相关要求;二是针对无法免于数据跨境相关合规义务,但基于实际情况又存在数据出境需求的,梳理形成常见金融业务场景61项;三是明确金融从业机构需在充分评估并确保相关业务与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方可向境外提供数据。

“《指南》指导金融从业机构更好落实《规定》要求,充分发挥政策红利,进一步便利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介绍,银行为客户办理跨境交易业务、境内个人在境内电商平台购买境外商品/服务所涉及的跨境付款服务等诸多实际场景,均在《指南》中明确可免于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合规义务,为正常的跨境金融业务开展降低合规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针对《规定》中无法豁免出境安全评估义务的常见数据跨境业务场景,《指南》亦给出金融管理部门认可出境的情形,方便外资金融从业机构在华展业时与集团母公司之间沟通交互。

《指南》还充分衔接现行法律法规、金融管理部门要求,规范行为,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庞溟表示,《指南》梳理提出金融业务场景类别、描述及对应个人信息数据项清单,避免金融机构因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数据违规出境,从源头治理潜在风险隐患。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指南》实施情况及效果,不断优化完善,持续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