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章网 手机版

招才·引智·聚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0:44:00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宥力 刘程锦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观风听潮。

人才,始终是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于青海而言,这片广袤的土地,正以开放之姿、求贤之心,广纳天下英才,擘画发展新篇。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高原上,党管人才格局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人才引育平台迭代升级,人才服务保障坚实有力。青海,正以十足的诚意与决心,奏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激昂乐章。

3月9日至23日,青海省2025年春季“组团式”赴外引才团队再度出征,奔赴北京、天津、上海、合肥、广州五座活力之城。通过现场招聘的热烈互动、网络直播的广泛传播、专题报道的深度聚焦,吸引近万名学生线下奔赴、超十八万人次线上参与。一场场活动,不仅让青海开放包容、蓬勃向上的发展风貌深入人心,更让招才引智聚力的强大效应持续放大。

环境+机遇,

夯实引才底气

3月9日,北京,凌晨1时30分。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周边渐入梦乡,而酒店二楼宴会厅却灯火辉煌。“青云直上 名扬四海”的主题元素巧妙融入现场,庄重而不失灵动。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布置宣讲台、排列桌椅、调试网络……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们深知,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招聘,更是青海展示人才战略、讲述发展故事的关键窗口。

上午10时,北京地区34所高校的1600余名应届毕业生怀揣憧憬踏入会场。宣讲台上,对青海的介绍振奋人心:“青海是生态的净土,肩负着守护地球第三极的神圣使命,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三江之源守护中华水塔,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青海是创业的热土,蕴藏着绿色经济与数字浪潮的双重机遇,作为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领跑全国,创新开辟绿色算电产业协同发展新赛道。青海是科研的沃土,孕育着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创新蓝海,作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高地,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构筑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青藏高原实验室’;青海是人才的乐土,滋养着每一位奋斗者成长成才,正以不拘一格引人才、放手干事用人才、事业为上留人才的真诚之举,为人才施展才干、成就人生搭建舞台、提供平台。”

为实现人才集聚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省内30余个部门(地区)人才工作负责人满怀热忱招揽人才,77家企事业单位携1000余个优质岗位虚位以待,20余名引进人才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感召更多人才来青海、展风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张文洁,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难掩激动:“听到熟悉的乡音,心情特别激动。我已向西部矿业集团等企业投递简历,盼着能回青海,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王麓锋也投出简历,他坦言:“青海发展潜力巨大,引才政策诚意满满,这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关键。”青海的引才之路,正不断打动着全国各地高校的莘莘学子,引得他们心向往之,行所至之。

政策+服务,

尽显引才诚意

“这里有广阔的发展平台、稳定的事业编制、优厚的薪酬待遇,还有拎包入住的人才住房,青海是真心实意引才留才。”天津专场招聘会上,天津财经大学英语专业硕士杜心宇一眼相中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教育局岗位,“上大学时我就向往青海,梦想毕业后到西部基层学校当老师,今天感觉梦想更近了。”

人才平台,是干事创业的舞台。人才竞争,既需投入资源,更要提供发展机遇。青海不仅为人才提供肥沃“土壤”,更要营造宜人“气候”。

近年来,青海紧扣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战略,聚焦“急需紧缺”,精心谋划“引才路径”,加速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所需人才。同时,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的“含金量”,用心办好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一系列引才育才养才用才政策举措相继出台,保障机制日益完善,以精准精细服务凝聚人才、温暖人才,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针对青年人才普遍关心的薪资待遇、职业晋升、项目支持、培养计划,乃至家属安置等问题,《青海省人才政策发展清单》都给出详尽解答。

青海每年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实施“青海学者”“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等9项人才计划;出台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39条举措;建立“不看时间看业绩”考核管理评价办法,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发放安家费、提供住房保障、解决配偶就业及子女入学问题……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保障,赋予人才满满的归属感、尊崇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彰显出青海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坚定决心。

青海引进硕士代表肖江鑫分享道:“到青海后发现,承诺的待遇一分不少。入职仅两个月,我就深度参与公司核心项目,还被纳入绿色算力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最高可获一次性20万元奖励。”他的经历,让广大学子看到青海为人才厚植的成长沃土,以及助力人才事业有成、成长无忧、创业有望的实际行动。

坚持+创新,

展现引才魄力

“亲爱的小伙伴们,又在直播间见面啦!今年,直播间迎来了新朋友——青海引进博士代表、青海师范大学青年教师韩忻艺……”自去年12月首次采用“现场招聘+直播带岗”形式收获广泛关注后,今年青海省“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延续“线上+线下”引才模式,再度引发热潮。引才政策、岗位需求等问题在直播间迅速得到解答,众多无法亲临现场的网友纷纷点赞:“便利又贴心”。

“同学们,今年服务再升级!为方便大家精准查询专业匹配岗位,我们开辟了专门查询通道。关注‘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在‘看天下’栏目中找到‘校园引才’板块,按要求填写即可精准查询……”“引才推介官”张弢的介绍,赢得直播间一片好评:“确实方便,一目了然”“青海引才工作越来越精细,不愁招不到人才”“能回宿舍慢慢研究,希望找到合适岗位”。

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就业部部长张弢已第二次参与校园引才“直播带岗”,如今的她从容自信,但每场直播前仍精心准备。她表示:“我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深知引才与求职不易,必须当好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桥梁,责任重大。”

与此同时,青海充分发挥招才引智工作站和校园引才大使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汇聚人才工作合力。2024年,青海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设立了首批“青海省招才引智工作站”;今年年初,又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0所高校招募了首批154名“青海省校园引才大使”。

本次“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除举办5场青海专场招聘会,引才团队还走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知名高校参加硕博专场招聘会,提升引才层次与规模。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组织教育、医疗领域用人单位,分别前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师范类、医学类高校开展“小组团”引才活动,形成了“5+9+N”引才新模式,丰富了引才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青海省中医院人力资源部主任汪春晓对“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成效赞不绝口:“通过校园引才,医院成功引进2名博士、64名硕士。除参加专场招聘会,我们还积极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对接,成效显著,今年已收到400余份有效简历。”

若问英雄何聚处,思才爱才在青海。不懈的坚持和积极的创新,让青海省“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自2019年首次启动“校园引才”工作以来,青海连续7年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奔赴全国高校密集城市,举办和参加90余场引才活动,直接引进4000余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其中博士800余名,持续推动人才队伍“扩容蓄能”,有效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此次赴外引才活动,共吸引105所高校8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参加,现场对接洽谈3500余名,其中博士700余名;5场直播带岗活动,吸引18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近5.8万人(次)互动交流。

广开才路,未来可期。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奔赴青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施展才华、绽放光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