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章网 手机版

这5种食物发霉后有剧毒,第一种正大量上市,家里有的尽快扔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1:19:00    

打开冰箱翻出半根甘蔗,表皮看着没啥问题,切开却发现中心泛红;橱柜角落的生姜长出白毛,想着切掉烂的部分还能炒菜…… 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总觉得食物发霉切掉坏的还能 “抢救”。可你知道吗?有些发霉食物里藏着比砒霜还毒的 “隐形杀手”,吃下一口就可能把健康推向深渊。

红心甘蔗:街头热销的 “甜蜜陷阱”

眼下正是甘蔗大量上市的季节,街边摊位上削皮切段的甘蔗整齐码放,清甜的果香引得路人驻足。但你要是碰上表皮发暗、切开后内部泛红的 “红心甘蔗”,千万得躲开!这种甘蔗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命的3 - 硝基丙酸。曾有报道,一名 40 公斤重的孩子吃了半根发霉甘蔗,短短半小时就开始剧烈呕吐,随后陷入昏迷,抢救了整整三天才脱离危险。

这种毒素专盯人的神经系统,0.5 克就能让成年人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时,会感觉头晕、胃部绞痛;严重的直接四肢抽搐,甚至变成植物人。更棘手的是,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靠医生对症治疗。辨别方法:买甘蔗先闻气味,有酸味、酒糟味的直接 pass;按压时发软、表皮有白色绒毛状物质,切开剖面出现褐色斑块,这些都是霉变信号。

腐烂生姜:厨房里的 “致癌炸弹”

不少家庭习惯囤姜,等想用的时候才发现表皮发黑、内部软烂。生姜里本身含有的黄樟素,在发霉后会呈几何倍数增长。有位阿姨常年用烂生姜炖肉,半年后查出早期肝癌,医生分析跟长期摄入超标黄樟素密切相关。

黄樟素被列为 2 类致癌物,长期食用霉变生姜,相当于在体内埋下 “定时炸弹”。挑选窍门:新鲜生姜质地紧实,闻起来是清新的辛辣味;如果表面有硫磺熏过的酸味,表皮皱缩发黑,掰开内部出现褐色斑点,说明已经变质,别再犹豫直接扔进垃圾桶。

黑斑红薯:看似普通的 “致命薯块”

红薯放久了,表面容易长出黑色凹陷斑块,有的还覆盖着灰黑色绒毛。这种被黑斑病菌感染的红薯,会产生甘薯酮、甘薯酮醇等毒素,毒性强到能毒死牲畜。曾有农户喂猪吃了发霉红薯,第二天整圈猪都口吐白沫。

人误食后,轻则恶心呕吐、腹泻不止,重则意识模糊、全身抽搐。选购要点:优质红薯表皮光滑完整,切开内部呈均匀的橙红色;如果看到黑色斑块,尝起来发苦发麻,哪怕只有一点也要全部丢弃。

发苦坚果:零食袋里的 “健康刺客”

抓一把瓜子,咬到一颗发苦的,很多人习惯性嚼两下咽下去。这个动作可能让你吃下黄曲霉毒素—— 毒性是砒霜 68 倍的 1 类致癌物。它最喜欢藏在花生、玉米、核桃里,在潮湿环境下快速繁殖,1 毫克就能诱发肝癌。

曾经有个家庭,舍不得扔掉受潮的花生,磨成酱给孩子吃,结果孩子肝功能持续异常。注意事项:吃坚果时遇到苦味,立刻吐掉并用清水反复漱口;平时少囤货,定期清理厨房角落的食物残渣,不给霉菌生长机会。

发芽土豆:餐桌上的 “危险食材”

土豆放久了长出嫩芽,很多人削掉芽眼继续炒着吃。但土豆发芽后,龙葵碱含量会暴增数十倍。有人炒土豆丝时没削干净芽眼,吃完半小时就开始喉咙发痒、上吐下泻。这种毒素会刺激胃肠黏膜,严重时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

正确做法:挑选土豆时避开表皮发绿、带芽眼的;如果土豆只是轻微发芽,要彻底挖掉芽眼及周围 1 厘米的部分,烹饪时加醋高温翻炒,能分解部分毒素。但要是土豆已经大面积发青、变软,别冒险,直接丢弃。

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切掉发霉部分就能 “废物利用”。但霉菌就像无形的藤蔓,肉眼看不到的菌丝可能早已深入食物内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实验发现,霉变苹果看似正常的果肉里,致癌物含量是霉变处的 10-50%。下次再遇到发霉食物,别心疼,及时清理才是对健康负责。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