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看剧》看《即将出庭》17岁男生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09:53:00
17岁男生驾驶机动车交通肇事造成严重后果后逃逸,是否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帮助他逃逸的成年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25年后,案件告破,相关人员是否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17岁男生交通肇事逃逸应担刑责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等出品的未成年人检察题材网络微短剧《即将出庭》中,修车铺17岁的学徒李海驾驶一辆面包车与老板薛彪一同送货,将一对夫妇撞成一死一重伤,事发之后,薛彪让李海连夜逃走……
【剧情回顾】
薛彪:我叫你不要开不要开……现在出事了吧?!
李海:老板,求你帮帮我,我还不想坐牢。
薛彪:你慌什么,这白石路上根本就没有监控,没人知道是你撞的,今晚雨这么大,估计车辙印也留不下,这是孙老板的车,刚好他要改装车,我们今晚就把车修好,明天就让他来取。

【看剧有疑】
剧中,修车铺17岁的学徒李海开车撞伤一对夫妻后,不仅没有及时救助,反而逃回修车铺后改装车辆,销毁证据。17岁的未成年人交通肇事逃逸,是否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帮他逃匿的成年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检察官释法】
记者:剧中,17岁的李海开车撞伤人后害怕极了,他听从了同他一起送货的修车铺老板薛彪的话,驾车逃逸,又和薛彪一起改装肇事车辆,后连夜离开了修车铺,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袁俊生指出,李海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袁俊生: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十六周岁,就被视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适用死刑。剧中,案发时李海已满十七周岁,无证驾驶,交通肇事,造成一死一重伤的严重后果,肇事逃逸,应以交通肇事罪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不满16周岁交通肇事 监护人担民事责任
记者:如果是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交通肇事,又该如何承担法律责任?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主任 郭涛分析:
郭涛:依据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因交通肇事造成严重后果,将不被追究刑事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教唆未成年人逃逸成年人构成共犯
记者:李海当年交通肇事时,教唆并帮助他逃逸的是修车铺的老板薛彪,也就是与未成年人同行的成年人,他是否要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袁俊生说:
袁俊生:剧中,薛彪明知李海没有驾驶资格却让他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不仅没有积极施救,反而指使李海逃逸,导致一死一重伤,符合最高法交通肇事刑事司法解释规定的“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因此薛彪也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且他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涉嫌犯罪被立案后不受追诉期限制
【剧情回顾】
孙凯旋:当年你是怎么害得他家破人亡的,后又和薛彪瞒天过海的?说!你这个伪君子!
李海:我说,当时我害怕的很,我不想坐牢,薛彪让我快走,我什么也没想就跑了,我现在知道错了,我很后悔,当初如果把那两个人送医院,或许是另一种结果。
【看剧有疑】
剧中,25年后,李海因当年的交通肇事逃逸的事被知情人绑架儿子、敲诈勒索而案发,他将被继续追求法律责任吗?被害人家属是否可以要求他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检察官释法】
记者: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的规定,分别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也就是说,最长经过20年,法律后果消灭,司法机关就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同时刑法还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追诉时效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那么李海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郭涛:剧中,交通肇事发生后,李海听从薛彪的教唆逃离了肇事现场,并实施了改装车辆、找人作伪证等行为来掩盖犯罪事实,逃避侦查,所以依法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即使过了25年,两人也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被害人及其家属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二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眼提示】
本期法眼提示,交通事故发生后,不论责任如何划分,一定要第一时间施救、报警,尽最大努力防止损害后果及损失进一步扩大,这不仅是在挽救他人的生命,更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剧里剧外,人世百态,是非曲直,以法论理。《法眼看剧》,下期请您继续关注。
监制丨王磊 樊新征 陈秉科
记者丨孙莹
旁白丨王泽华
图片来源丨剧集截图
协调丨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
责任编辑: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