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内蒙古 | 大棚种出好“丰”景 沃野绘就振兴图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9:20:00
央广网鄂尔多斯4月27日消息(记者刘晓祺)动动手指,就能监测、控制大棚的实时环境数据;点点智能设备,大棚里铺设的管道就能自动喷水和施有机肥……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库布齐农牧业产业园内的智慧大棚,一排排翠绿的秧苗长势喜人,一个个顶花带刺的黄瓜让人垂涎欲滴,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工人正熟练地将花蕾香瓜分拣、打包,发往周边商超。产业园内共有15栋大棚,通过土壤改良和品种升级,产量、销量增长60%。

工人正在分拣花蕾香瓜(央广网发 折伊琳 摄)
“经过地里边的改良,我们使用了有机土,与前期的大棚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不仅产量增多了,而且经过市场的调研,增加了很多的新品种,比如,麒麟西瓜,吊瓜、羊角蜜等。我们这些现在上市的所有的产品,销往的地区以吉日嘎朗图为中心,周边覆盖了很多的商超。”智慧大棚负责人介绍说。

智慧大棚种植的草莓(央广网发 折伊琳 摄)
近年来,吉日嘎朗图镇积极推动设施农业发展,通过构建“日光温室+智能大棚”多元设施农业体系,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实现了一棚多季、一年多收,确保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产出,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同时,通过安装集自动水肥一体化、全自动温室环境智能控制、遮阳通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发展果蔬和育苗产业,可有效保障育苗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要求。

通过“日光温室+智能大棚”多元设施农业体系育苗(央广网发 折伊琳 摄)
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吉日嘎朗图镇设施农田正在持续迸发发展动力。下一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升果蔬品质和产量,通过温控技术种植蓝莓,让热带水果在北疆扎根。同时,借助电商平台、乡村旅游等渠道,拓宽销售路径,让果蔬走出本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素材支持:折伊琳 郭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